新書推薦:

《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售價:NT$
301.0

《
巨变时代(全2册)
》
售價:NT$
510.0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畅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齐格蒙特·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
》
售價:NT$
352.0

《
罗马兴志
》
售價:NT$
1367.0

《
逐出永恒:现代罗马城的重构
》
售價:NT$
398.0

《
恋爱与之后的一切
》
售價:NT$
218.0

《
黑格尔与国家
》
售價:NT$
500.0

《
和平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1.专业视角,剖析情绪本质作者详细描述了人们面对危机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如震惊、恐惧、愤怒等,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反应是正常表现,从而减少自我批判,不再因自己的情绪而焦虑。2.案例丰富,贴近真实生活全书贯穿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如失业女性的自我救赎、经历丧亲之痛的个体如何走出阴霾等。这些案例就像是一面面镜子,让我们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人在面对危机时的不同反应和应对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路径。
|
內容簡介: |
德国心理学博士亲授,不被情绪内耗的10种能力。
大危机、小烦恼,统统搞定!
生活中,意外情况常常不期而至,轻易就能打乱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这些都可能引发个人危机,导致我们陷入情绪内耗。
在本书中,作为心理学博士,作者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崩溃 、稳定、重置三阶段为主线,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总结出了面对危机时的10种不被情绪内耗的能力。从接纳现实、破除思维误区、逃离反刍循环,到运用幽默、正念、感恩等积极策略,最终实现认知与行为的双重转变,从而为深陷情绪困境的人们量身打造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这 10 种方法就像 10 座神奇的能量转换站,帮你从迷茫、焦虑的低能量状态,华丽转身为积极、乐观的高能量人生。
|
關於作者: |
西尔克?弗兰森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在法律、医疗及企业领域任职。2000年加入汉莎航空,主导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培养2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土耳其地震、9·11事件、印尼海啸等全球重大事件心理援助工作。现为心理治疗师及企业顾问,专注危机管理、压力干预及领导力发展,服务跨国企业与公共机构。其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结合,形成独特心理重建方法论,强调认知重构与积极行动,并通过咨询与写作践行 “陪伴人们重返快乐时光” 的职业使命。”
|
內容試閱:
|
改变生活的重大事件
转眼之间,一切都不同了。就在刚才,我们的世界似乎还是安全而熟悉的。尽管我们或多或少有所抱怨,但它还是让人感到愉快和安心的。突然之间,我们感到无助、觉得不安全、觉得受到了伤害,世界仿佛变成了陌生的样子。我们跌出了自己的巢穴,不再了解自己、别人和这个世界。我们想回到过去,我们从未如此眷恋以前的生活。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可预测的世界里,对厄运免疫,不幸和危机总是发生在别处。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健康的想法,否则我们就会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之中。但是,遭遇改变生活的重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个人危机是生活的一部分,其情况可能与生活本身一样多种多样。例如,在体检时,被医生告知得了某种疾病;突然出现在办公桌上的解聘通知;伴侣毫无征兆地离去;父母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家中遭遇了入室盗窃;一种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严重限制了生活的新冠病毒。
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脑都会暂时保护我们避免承受危机所带来的全部冲击。危机的实感会渐渐地渗透到意识之中,缓慢地向我们释放恐惧。在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们会用一些想法来安慰自己:医生把文件弄混了;老板肯定不是真的要解雇我;相同品牌和颜色的车很多啊,发生交通事故的一定另有其人;这肯定是个误会,很快就会澄清的;这么小的病毒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反正这件事不会影响到我;不会那么糟糕的。重病、解雇、离 婚、交通事故、大流行病和其他灾难时有发生,但我们总是觉得这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最初的自我安慰通常只持续几秒钟,有时也会持续得更久一些。我们的大脑如同一只安全气囊,抵挡着来自现实的冲击。随后震惊袭来,我们意识到噩耗确实是真的,此时我们的心中会短暂地空空如也,什么也感觉不到,外表看起来也几乎毫无情绪。但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太久,根据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受影响的程度或方式,我们迟早会感到恐惧、绝望、愤怒、悲伤或内疚,所有这些情绪会同时或相继出现。一段时间后,生理反应也会变得明显,我们可能易怒、难以集中精力、神经过敏、警觉性增高、睡眠障碍甚至 兴趣丧失和退缩。
我还正常吗
这正常吗?许多人对自己的反应感到非常不安。他们觉得自己遭受了双重惩罚:一方面,发生的事情让他们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他们对自身感受也觉得十分陌生。例如,他们无法觉察到自己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和神经过敏的反应,只是觉得一切都不对劲。尤其当他们感到愤怒时,比如对亲戚说:“为什么他死了,留下我 一个人?”又或者感到内疚时,在心里想:“为什么我不努力工作, 多加点班?”再或者指责自己:“如果我的生活方式再健康些,我就不会得病。”我们不仅对事件本身感到震惊,也对自己的反应感到震惊,对自己反应的震惊程度往往更大一些。除此之外,我们对自身反应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灾难带来的冲击,使我们不再相信自己,而且要求自己更加坚强。因此,我们对自己应对困境的能力失去了信心,感到越来越无助。从心理学上讲,这是自我效能遭到了损害。
这些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大多数人在经历此类事件后会有相同的感觉。我们之所以觉得不正常,是因为这些情况和经历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它们司空见惯,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它们。了解这些信息,已然为我们更好地梳理和整合自身经历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让我们不再担忧“情况不正常,我们的反应更是不正常”,要知道,我们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