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NT$
434.0

《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售價:NT$
857.0

《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售價:NT$
301.0

《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售價:NT$
1117.0

《
疑案里的中国史1.2.3(套装3册)
》
售價:NT$
1019.0

《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售價:NT$
301.0

《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
售價:NT$
203.0

《
巨变时代(全2册)
》
售價:NT$
510.0
|
內容簡介: |
农奴制是贯穿整个近代俄国的经济制度,其存在直接影响了俄国历史的走向。本书使用大量史料,包括1802~1860年欧俄地区各省的OO报告、183个庄园的文件档案和11。4万名农奴的普查资料,研究了19世纪初至1861年改革前俄国地主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奴制危机。在研究过程中,本书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实证研究探讨19世纪上半叶农奴经济及其分化情况,以揭示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使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O,O证其结论并非个别省县的表现,而是适用于19世纪上半叶的整个俄国。
|
關於作者: |
著者:
伊万·德米特里耶维奇·科瓦利琴科(Иван Дмитриевич Ковальченко) 历史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苏联计量经济史学派奠基人之一。早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服役于炮兵部队,因在拉巴河作战有功,被授予“红旗勋章”。1966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69年,担任《苏联历史》期刊主编。20世纪70年代初,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建立了使用定量方法和计算机的历史教研组。1988年,担任苏联科学院主任研究员。苏联解体后,担任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史、19~20世纪俄国经济史、历史方法论和历史编纂学。代表作有:《19世纪上半叶梁赞省和坦波夫省的农民与农奴制经济》(1959年)、《苏联历史编纂学》(1973年)、《资本主义时代欧俄地区的地主社会经济结构:史料与研究方法》(1982年)、《历史研究方法》(1987年)。
译者:
张广翔 历史学博士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颜青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目錄:
|
绪论
章 史料及其选择和分析方法
一 文献综述
二 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 19世纪上半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 居民的社会类型、分布与地主农民所受的剥削形式
二 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
三 农业技术与农业发展水平
四 贵族庄园与社会农业结构
五 农民的副业
六 农村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第三章 中部黑土区和伏尔加河流域从事农业的地主农民
一 劳役农民地位和经济状况
二 劳役-代役农民
三 代役制农村
第四章 中部工业区和西北地区的地主农民
一 劳役制和劳役-代役制农民的经济情况和地位
二 代役制农村庄园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领地庄园的农业商品化
第五章 农副混合型农民与副业型农民
一 农副混合型农村
二 副业型农民
第六章 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制农村资本主义起源与封建关系瓦解的特点与规律
一 俄国农奴的剥削形式和份地
二 农民的经济和地位状况
三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与农民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四 农奴分化的特点
结论 封建农奴制经济体系危机的实质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