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雪
》
售價:NT$
352.0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窗口和传播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国早、多的中、外文报刊和翻译出版机构,也是中国的艺术活动中心,电影、美术、音乐、戏剧、摄影等等,均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它们在这里合作竞争、交汇融合,共同谱就了上海文化的开放格局。从19世纪末开始,上海已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区域内繁华、有影响力的文化大都会,并与伦敦、纽约、巴黎、柏林等城市并驾齐驱,跻身于国际性大都市之列。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间,学界思想大解放,图档文献大开发,晚清至民国期间发行的书刊杂志,已经或即将影印出版的有10万种左右,这些文献以往很多沉睡于书库,大规模出版以后,极大地推进了学术研究。根据资料文献的收藏和学界研究利用的现状来看,目前未被整理开发的大宗文献,就是晚清民国间出版的报纸。从晚清到民国的各种报纸上,刊登有大量回忆叙述以往种种的文章,由于作者是当时人,所写均为当时事,亲历亲见亲闻,保证了文章的可靠性,并因而具有新鲜的语境以及丰富的细节,堪称研究近代中国的手文献。由于以往查找报纸资料的极大不便,这些文献大都湮没于报海当中,长期无法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丛书所收录的正是这
|
內容簡介: |
从晚清到民国的各种报纸上,刊登有大量回忆叙述以往种种的文章,由于作者是当时人,所写均为当时事,亲历亲见亲闻,保证了文章的可靠性,并因而具有新鲜的语境以及丰富的细节,堪称研究近代中国的手文献。由于以往查找报纸资料的极大不便,这些文献大都湮没于报海当中,长期无法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丛书所收录的正是这些被遮蔽了一个多世纪、以近代中国城市上海为中心的珍贵文献。对于书主人的观察(张慧剑)、巴黎的春天(邵洵美)、关于买书的零零碎碎(楞定)、买旧书(施蛰存)、买书者言(郁达夫)、读《毁灭》大众本(林翼之)、买书(朱自清)、买书(阿英)、海上买书记(阿英)、买旧书的艺术(容)、旧书(劳心)等。
|
關於作者: |
张伟,浙江镇海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著作有《满纸烟岚》、《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遥望土山湾——追寻消逝的文脉》、《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风起青萍——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圈》、《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等十余种;并主编《历史记录:中国与世博(1851—1940)》、《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上下册)、《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167卷)、《笔墨长城——宣传画里的中国抗战》(三卷本)等图文书籍多种。
|
|